18枚红手印!一张“生死契约”!滁州这里闻名全国!

时间:2022-09-02来源:未知作者:admin点击: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一闻名全国的《大包干歌》中所传唱的大包干,指的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在中国农村率先试行的包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一闻名全国的《大包干歌》中所传唱的大包干,指的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在中国农村率先试行的包干到户这一生产责任制。大包干一经产生,就以其极强的可操作性,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给中国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带来了契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创提供了农村的实践样板。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农村改革的先行者,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18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事迹介绍是这样写的“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农业“大包干”,从此拉开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千百年来,中国一直是一个人口大国,而温饱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社会。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国在建党后的各个历史时期进行了各种尝试。文革后,党中央选择在安徽这一农业大省进行了农村改革的试点。

  1977年6月22日,中央委任万里为中共安徽省委,经过3个月的调查研究,制定了省委《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并于11月20日以省委文件的形式下发。该政策突破了当时的许多禁区,如自留地和家庭副业,过去是要割掉的“资本主义尾巴”,现在要“鼓励”;以前生产队没有生产自主权,这里提出要“尊重”生产队的生产自主权;在劳动计酬上,对少量农活可以实行定额计酬。

  1978年,安徽大旱,为了救灾济民,安徽省委于9月出台规定:集体无法耕种的土地,可以借给社员耕种,谁种谁收,国家不分配征购任务;从集体土地中每人借一分地种菜(实际上是种粮食)度荒。当年,凤阳县是重灾区,为了能够顺利度荒,凤阳县马湖公社率先实行了“分组作业,以产定工”生产责任制,凤阳县委对这一突破以队为基础的生产任制采取了默许的态度。此时,无论是省委的“借地度荒”的政策,还是凤阳县委“分组作业,以产定工”的办法,对小岗实行包干到户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1978年秋天,小岗生产队的20户人家共计115人,被凤阳县梨园公社分为两个作业组,实行的责任制是包干到组。小岗生产队在执行相关政策时发现,这种分组作业的方式还是很难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1978年冬,小岗村十八户当家人聚集在严立华家,召开了一次秘密的会议,讨论将分组作业改为包干到户的可行性,结果,大家一致同意采用分户承包土地的做法。

  鉴于当时的政治压力,所有社员都表示要为这一做法集体负责,因此十八个带头人采用了立字为据的做法,在一份生死契约书上签字盖章,以示风险共担,契约书的内容如下:“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每户的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刹(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鉴于小岗生产队另外两户外出逃荒去了,他们的手印由他们的儿子和兄弟代按。

  小岗村18位带头人的红手印催生了我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最终上升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彻底打破“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一举解决了广大群众的温饱问题。以大包干为核心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开创了我国农业发展历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小岗人以按红手印表决心的方式推进了“大包干”的伟大实践,孕育了以 “改革创新,敢为人先”小岗精神。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提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而“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正是“红船精神”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土地改革实践中的体现。